这次调查活动吸引了来自各行业的志愿者代表,他们首度与科学家和来自林业、渔业、环保等相关行业专家合作,在洞庭湖区域使用水下声纳系统开展监测,借此更科学地了解洞庭湖江豚的数量和分布状况。
规划全文保密耐人寻味的是,环保部网站仅于2月21日转载了《中国环境报》一篇关于周生贤在上述视频会议讲话片段的报道,并未公布《规划》全文。四川省政府网站2月17日披露,雅安市汉源县乾盛矿业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实施方案近日获该省环保厅批复,项目总投资3440万元,其中900万元国家补助资金已拨付到企业。

按照一区一策的原则,各地还要编制各重点区域的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落实防治措施和资金。该省环保厅计划整合这些企业,形成几家有较大规模的冶炼企业,对于年产量小于5万吨的企业则一律取缔关闭。嘉禾、武冈等多地发生过血铅超标事件,株洲等地的镉污染也相当严重。另据新华网报道,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经过争取,被环保部列入重金属污染防控区,2010年获拨资金达8467万元。[page]就在此次会议召开的当天,环保部还派出一支专家组奔赴云南,调查当时正闹得沸沸扬扬的昆明市东川区200余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
除了关停企业,湖南多个地区还在开展沟渠清污、尾矿防渗和再利用,以及小规模土壤置换等工作。中国第一个十二五专项规划获批,湖南、广东等14个省份被列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对象从现在开始,这4452家企业,要全部给死死盯住2月18日,在环保部召开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视频工作会议上,该部部长周生贤给各地环保系统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推进城乡清洁工程, 控制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道路扬尘污染和重点区域扬尘污染。
《意见》提出,将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建设各类植物园、公园、小游园,今年绿化覆盖率达到37.8%、绿地率达到32.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09平方米。有关人士认为,这标志着生态问题突出的太原,将环保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彰显太原根治污染,建设一流宜居城市,还市民以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强烈决心。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太原市这份一号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太原市当前生态污染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破解污染痼疾的根本性举措等内容。市区大气环境综合污染指数下降22.26%,二级天数从曾经的45天达到了304天尽管如此,太原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十一五以来,太原加大治理污染力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势头基本得到了遏制。建筑工地渣土拉运和土方作业中的扬尘污染问题十分突出,部分地区土堆渣堆围城现象严重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针对上述状况,太原市在新出台的一号文件中提出,将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

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两项指标显著下降,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主城区不再布局材料、煤电、煤化工等有污染的产业。气化太原是改善太原大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太原市2011年一号文件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一流宜居城市的意见》近日正式下发,这是太原市首次将环保作为一号文件的议题。
一号文件彰显治污决心 有关人士认为,太原市就环保发出一号文件,表明太原市委市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强烈决心。二是发展集中供热,推进城中村改造。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推进太原重点污染源西山地区的综合整治。在搬迁一批重点污染企业、落后产能企业的同时,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业等新兴产业,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太原市环保局局长陈继光表示,就环保下发一号文件,这在太原历史上是第一次,体现了太原市对待环境污染开始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体现了一个老工业城市从唯GDP论、单纯注重城市经济功能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转变。此次太原市以一号文件的形式高度强调生态建设,在全国也不多见,这表明了太原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上升到了政治高度来抓。

山西大学环境科学和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孟紫强说,太原污染严重,冬季大气污染尤其突出,近几年冬天年年搞突击整治,但收效甚微。山西省环保厅宣教中心主任李景平说,太原曾经被外媒评为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后来通过努力摘掉了黑帽子,但近年又成为了山西省倒数第一,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意见》提出,太原市将整体推进煤制天然气、过境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的四气合一, 逐步实现市区居民用气、工业园区、重点工业用户用气全覆盖,年内城市气化率达到95.8%。实施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严格煤炭、焦炭等两高一资产业准入门槛。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是破解太原市冬季大气环境污染的根本性举措。2010年太原没有兑现集中供热扩网1500万平米的承诺,希望这次能避免重蹈覆辙。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低碳、环保型产业。冬季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太原市区范围内仍然分布着436个城中村、农村,共有土小锅(火)炉14.5万余台,每年冬季原煤散烧近180万吨,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达到5万吨以上,分别占到冬季市区排放总量的60%以上,直接导致采暖期环境质量急剧下降。
但关键还在于落实,各部门应打破部门利益,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整体推进。《意见》提出,年内太原市区集中供热率要达到80%以上,力争实现一年见成效,两到三年全覆盖的目标。
如太化、煤气化等一批重污染企业的搬迁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西山地区仍然分布着洗煤、建材等重污染企业300余家。此外,太原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每天有近30万吨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排汾河,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也导致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止步不前。
此次一号文件不仅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还有具体的措施办法,且找到了病灶,开出了良方,值得肯定但关键还在于落实,各部门应打破部门利益,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整体推进。
此次一号文件不仅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还有具体的措施办法,且找到了病灶,开出了良方,值得肯定。2010年太原没有兑现集中供热扩网1500万平米的承诺,希望这次能避免重蹈覆辙。十一五以来,太原加大治理污染力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势头基本得到了遏制。有关人士认为,这标志着生态问题突出的太原,将环保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彰显太原根治污染,建设一流宜居城市,还市民以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强烈决心。
太原市曾经是能源重化工基地中心城市,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结构偏重以及缺乏有效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生态问题突出。山西省环保厅宣教中心主任李景平说,太原曾经被外媒评为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后来通过努力摘掉了黑帽子,但近年又成为了山西省倒数第一,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与此同时,年内将对25个城中村实施整体拆迁改造,拆除土小锅炉,减少冬季燃煤污染。推进城乡清洁工程, 控制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道路扬尘污染和重点区域扬尘污染。
山西大学环境科学和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孟紫强说,太原污染严重,冬季大气污染尤其突出,近几年冬天年年搞突击整治,但收效甚微。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两项指标显著下降,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市区大气环境综合污染指数下降22.26%,二级天数从曾经的45天达到了304天尽管如此,太原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低碳、环保型产业。如太化、煤气化等一批重污染企业的搬迁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西山地区仍然分布着洗煤、建材等重污染企业300余家。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是破解太原市冬季大气环境污染的根本性举措。
一号文件彰显治污决心 有关人士认为,太原市就环保发出一号文件,表明太原市委市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强烈决心。二是发展集中供热,推进城中村改造。
此次太原市以一号文件的形式高度强调生态建设,在全国也不多见,这表明了太原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上升到了政治高度来抓。《意见》提出,将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建设各类植物园、公园、小游园,今年绿化覆盖率达到37.8%、绿地率达到32.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09平方米。
《意见》提出,年内太原市区集中供热率要达到80%以上,力争实现一年见成效,两到三年全覆盖的目标。主城区不再布局材料、煤电、煤化工等有污染的产业。 |